ARTICLES

以线条与色彩描绘人物与社会之声:克莱蒙·丹尼访谈

2025.04.14
INTERVIEW

在克莱蒙·丹尼的画作中,动作与线条交错,色彩诉说情感。那些在想象与记忆之间成形的丰富人物形象,其背后隐含着艺术家怎样的提问?我们访问了艺术家本人,请他谈谈创作技法与主题背景。

作为有生命的媒材"纸"

Articles_Clement_BLWBC2

白石画廊台北

在先前的访谈中,你曾提到对特定工具与材料的偏好。你现在仍然手绘吗?是否尝试过新的技法?

丹尼:2011年,我开始尝试将身体作为创作工具。到了2012年,我尝试将手直接浸入颜料,这让我感受到一种真正的共鸣——我意识到颜料不仅仅是颜料,而是一种可以发展成语言的媒介。从那时起,我的手指与双手便成为创作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但为了探索更多技法与变化,我开始融入其他工具,以赋予画面不同的节奏,使作品更加丰富且富有趣味。 我所使用的工具与我所探讨的主题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

Articles_Clement_BLWBC2

白石画廊台北

—我听说你对纸张作为创作媒介有着强烈的偏好。是什么吸引你选择纸张?为什么你会选择纸而非画布?

丹尼:对我来说,作品必须是充满生命力的、充满活力的、且不断演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纸张而非画布。纸张是有机的,而搭配压克力与绘画工具,我可以更快地创作,并始终保持相同的能量。

从技术角度来看,纸张能提供更丰富的表现空间。我可以利用颜料的"汁液"渗透纸张,使颜料进入纸张的内部,并与层层堆叠的厚重笔触互动。纸张的不同层次要求更精确的掌控,因为每一笔都会影响画面,因此需要谨慎处理失误,或最好是避免失误!这种特性让我再次联想到人类的本质——我们的行动与选择同样会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动作化为线条,情感化为色彩

Articles_Clement_BLWBC2

Clément Denis ”The Wait - Watching the Traces II” 2024, 90.0 × 70.0 cm, Mixed media on paper

—《The Wait》系列与身体动作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

丹尼:这个系列中,我主要受到了两种影响,并尝试了两种表达方式:在动态表现方面,我从罗丹的素描中汲取灵感。在他的素描中,他捕捉到模特儿摆出不同姿势时的动态,这些动作既是静止的,又是一种期待的状态。我特别关注了他生命最后三十年间的素描作品。他的笔触流畅且充满表现力,即使有些素描看起来未完成,却能强烈传达情感。他对画面构图与形体组织的掌控,促使我思考如何将动态与张力融入画作,呈现那些等待中的人物,并强调他们的"心理状态仍然是活跃的",仿佛在寻找一条前行的道路。

Articles_Clement_BLWBC2

白石画廊台北

—各个系列中色彩的差异,是基于什么样的用意?

丹尼:关于色彩,我的选择取决于我所想表达的主题。例如,在《搏斗》(The Struggle)系列,特别是那些以交织纸张创作的作品中,背景近乎蓝色的基调呈现出一种浓厚的水波纹理。这是因为我想象我们都身处在"生命之水"中——有时我们感觉像是在溺水,有时则浮出水面,有时我们则顺流而行,轻松穿越生活的挑战。

我的色彩运用在多年来不断演变,当前我更倾向于鲜艳、酸性色调,以提升我所探讨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我试图颠覆欧洲绘画中以柔和色彩(棕色与黄色)为主流的传统。例如,在《逃脱》(The Escape)系列中,我受到年代久远的意大利宗教壁画影响,这些壁画因岁月侵蚀而颜色黯淡,但我选择将这些画面转化为明亮、甚至接近流行艺术的色调。

关于线条,在《等待》(The Wait)系列中,我试图在画面处理上寻找一种张力与力量感,我用几乎消隐的轮廓相互叠加,形成错综复杂的形状,同时以明亮的色彩勾勒细线。

从描绘某个人这个提问开始的旅程

Articles_Clement_BLWBC2

白石画廊台北

—你的画中人物有特定的模特儿吗?还是完全来自想象?

丹尼:两者兼有,依据不同的系列而有所变化。我的创作过程通常从想象开始,我先构思想要描绘的画面,然后翻阅我的图像档案。这些资料来自不同来源,例如:家庭照片、自己拍摄或收集的影像、广告图片与明信片、无版权战争档案。接着,我会在脑海中进行拼贴与组合,有时也会画草图来整理构图。我某种程度上算是网络世代的产物。在我亲身探索世界之前,我已经透过数位影像先行体验了这个世界。

相比之下,我的风景画则更具混合性(hybrid)——它们融合了东方与西方的视角。而当我处理"图案"(pattern)时,我时常无意识地发现,自己受到非洲与中东的启发。这些影响,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文化深度上,都成为我作品的一部分。

Articles_Clement_BLWBC2

白石画廊台北

ー这次展览中的三个系列作品各自从不同的来源汲取灵感。你什么时候最有灵感?你的日常生活中灵感是如何浮现的?

丹尼:我的大脑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我会因为好奇心将所有发现的事物储存在其中。因此,很难说灵感究竟何时出现,或者是如何产生的。

我的作品通常来自对社会议题的本能反应,这些问题经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的艺术毫无疑问是政治性的,但并非关于政客,而是关于社会,关于人。世界各地都在建造围墙,而不

Articles_Clement_BLWBC2

白石画廊台北

ー《逃脱》(The Escape)系列参考了难民历史,而当今世界的战争仍不断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通过这个系列,你希望传达什么信息?

丹尼:在《逃脱》这个系列中,我的目标是让人们回到我们共同的起源——智人(Homo sapiens)。因此,我深入研究了最早的洞穴壁画(如拉斯科洞窟)以及早期基督教壁画中讲述犹太人出埃及的故事。但在台北展出的作品中,我还加入了对南岛语族迁徙(Austronesian journey)的微妙参考。

我想要引发的是对话——一种更深层次的讨论,关于我们共同的起源,以及它如何与当代各国的领土争议产生联系。我不想只关注过去三百年的台湾历史,而是想回溯到更根本的东西——远远超越3000年前的世界。

台湾在成为殖民地之前,最早是原住民的土地,它是南岛语族文明的发源地。这也是为什么,在创作这个系列时,我花了时间研究台湾原住民,特别是排湾族、布农族、泰雅族、阿美族等民族。他们的文化、工艺,以及服饰的色彩……

这些色彩融入了《逃离》系列的画面中。

Articles_Clement_BLWBC2

白石画廊台北

ー这次展览的标题是《超越界条,边界消逝II》。你会继续这个系列吗?

丹尼:这个系列会有第三部分,因为我原本将整个展览拆分成三个阶段:The Wait(等待)、The Escape(逃脱)、The Struggle(搏斗)。但对我来说,还缺少第四个阶段:The Creation(创造)。 《超越界条,边界消逝》展览系列的第三部分将专注于"创造",因为这是对这个系列所提出问题的最终探索。要知道自己要去往何处,就需要确立四个方位,因此我认为发展这第四个阶段是必要的。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正在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NTUA)的女性舞者合作,同时也受到布拉瑞扬舞团(Bulareyaung Dance Company)男舞者肢体运用的启发。 因为舞蹈是一种以身体创造的艺术,而我对人体与人类形态的迷恋,让我觉得舞蹈是极具表现力的媒介。

Articles_Clement_BLWBC2

白石画廊台北

绘画,是与社会对话——与历史、记忆,以及个体的声音对话。克莱蒙·丹尼以沉静而坚定的笔触,不断描绘着这些提问。

克莱蒙·丹尼在白石画廊台北的个展将展出至2025年4月26日。部分作品可于线上观赏。



克莱蒙·丹尼:超越界线,边界消逝 II

订阅电子报接受最新资讯

通过电子邮件接收最新展览信息和会员独家活动!


提交邮箱地址后,我们将发送确认邮件。请查收并点击邮件内链接完成注册流程。

ARTIST

RELATED ARTICLES

FEATURES

  • ARCHIVE

  • ARTIST NEWS

  • EXHIBITIONS

  • GUTAI STILL ALIVE

  • SPECIAL

View more

订阅电子报接受最新资讯

通过电子邮件接收最新展览信息和会员独家活动!


提交邮箱地址后,我们将发送确认邮件。请查收并点击邮件内链接完成注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