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村上三郎 一種能瞬間成立並令人驚艷的「美」

本系列企劃為您推出關於具體美術協會的書籍《GUTAI STILL ALIVE 2015 vol.1》的數字檔案。第23期聚焦具體核心成員、因俗稱「破紙而出」而知名的村上三郎。我們請山本淳夫先生進行了介紹,他曾經與村山三郎有過交往,職業生涯的起點是收藏了許多「具體」作品的蘆屋市立美術博物館的策展人。


村上三郎 一種能瞬間成立並令人驚艷的「美」

山本淳夫(橫尾忠則現代美術館策展處長)


當初被上司帶著初次見到村上先生的那一刻,至今仍然記憶猶新。當時聽說他在具體美術協會里屬於首屈一指的「哲學家」和「理論派」,因此剛剛成為策展人的我感到相當緊張。但實際上的村上先生是一位待人親切、溫文爾雅的人士,甚至讓我感到意外。他面帶和藹可親的微笑,會讓人立刻放下戒心,感到輕鬆自在。他問我:「山本先生,您是學什麼專業的?」我坦白地回答說:「我本科是學美術史的,但實際上我經常逃學,非常不好意思,其實並不太懂繪畫,所以我打算從頭學起。」沒想到村上先生的回答出乎意料。他說:「那太好了!能完全不帶先入之見地看待事物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儘管現在想來,那是一番非常深奧的話,但當時我只是單純地因此而感到輕鬆。也許正是托了這個誤解之福,我才能夠一直把工作堅持到今天。

在具體派的回顧展(1933年,東京,彭羅斯研究所)的開幕宴會上,村上先生曾對我說:「對了,以後別再叫我『村上老師』了,叫我『村上先生』就行。」這也讓我難以忘懷。具體的藝術家們各個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因此有時會相互發生衝突,但在主要成員中,村上先生是一個讓人另眼看待的罕見存在。我認為這與他能夠在沒有任何雜質(包括頭銜和年齡)的情況下,以純度極高的眼光審視事物不無關係。

但是,就是這樣的村上先生也有讓我感到無法接近的冷漠瞬間。而且這還是他要求我以普通稱呼對待他的一小時之前的事情。作為開幕典禮的一部分,村上先生在美術館正門入口處製作了《入口》。這一作品的首次展示可以回溯到第一屆具體美術展(東京小原會館,1955年)。他用牛皮紙堵住了展示室的整個入口,然後用全身將其衝破,這可以說是現在稱之為「裝置藝術」和「表演藝術」的先驅作品。入口被堵住的這個展室成為一個共鳴箱,空間本身變成了一件巨大的打擊樂器。這種「聲音」的震撼力是從記錄照片上無法想象的。

當時太陽已經下山。伴隨著令人震驚的炸裂聲,從紙張裂縫中漏出的光線美不勝收。被這一場景感動的我跑上前去想跟村上先生打個招呼,但出乎意料的是,村上先生只用斜眼狠狠地瞪了我一下,一句話都沒有搭理。雖然他事後曾解釋說「表演之後,我總是沒有心情說話」,但當時我完全不知究竟是怎麼回事,感到特別困惑,以為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冒犯他的事情。

《入口》的魅力在於它產生了一種在行為之前和之後世界猶如瞬間發生了巨大變化的感覺。村上先生伴隨著巨大的聲響,彷彿一瞬之間就移動到了另一個完全相異的空間,並使兩個空間合為一體。也許那一刻的村上先生就像小雞破殼而出一樣,剛剛完成了「脫胎換骨」。

雖然難以準確形容,但我覺得對於村上先生來說,藝術作品似乎與某種類似「飛躍」的東西之間只有一紙之隔。例如,他對於嶋本昭三先生的作品《請在這上面行走》的評論就相當獨特。他指著遠遠高於頭頂的地方說:「這件作品到底厲害在哪裡呢?物體雖然就在眼前,但本質卻在那個地方。」儘管勤奮努力難能可貴,但不同於此的是,有一種能瞬間成立並令人驚艷的「美」。村上先生的審美意識與某種類似紳士風度的東西息息相通。

雖然我也想談論一下村上先生在具體時代的繪畫,但可惜篇幅有限。從「具體」解散前後開始到70年代,村上先生積極地舉辦了一系列引人入勝的個展。其中最受矚目的作品是《無言》(無減社,大阪,1973年)。儘管它屬於「一句話都不說就是作品」的極端例子,但當時的作品似乎也全部都放棄了傳統意義上的表達方式。此後自80年代以來,村上先生就再也沒有舉辦過個展。

如果是通常情況下,這可能完全會被視為淡出。一生的盟友元永定正先生曾用其獨特的話語對村上先生的才能感到惋惜地說:「三郎一直在想十分有趣的事情,所以我反復叮囑他要把自己的想法寫成書,可他就是什麼都不做。真是一個村上『懶三郎』啊!」但是,村上先生達到的那個境界決不僅僅是單純的退隱。要理解這一點,我強烈推薦各位閱讀《苦精2滴半——村上三郎如是說》(溪流出版社,2012年)。這本書是坂出達典先生整理記錄下來的村上語錄,他是晚年的村上先生經常光顧的酒吧「變形」 的店主,書中生動地介紹了村上先生希望徹底擺脫所有的美術體系化,實現自由的人生狀態。此書對我而言簡直就是一本《聖經》般的寶典。

村上先生的生涯最終以三個主要的破紙而出作品而完結。這三件作品是前文提到的《入口》(1955年)、穿過21張牛皮紙板的《通過》(1956年)、以及突破柔軟的薄葉紙衝出戶外的《出口》(1994年)。本來他還計劃在1996年蘆屋市立美術博物館舉辦的個展(筆者擔任策展人)中進行更多表演,但卻在開幕的三個月前不幸離世,讓人猝不及防。許多人都不由得感到這位藝術家的「不在人世」正是他的最後一幅作品。

(刊登於《畫廊月刊》2014年7月號)

了解更多關於「具體美術協會」的信息 »

文中提到的資訊是文章發佈當初的情況,某些部分也許已與現狀有所不同。

訂閱電子報接收最新資訊

透過成為我們的電子報會員獲取最新的展覽情報以及會員獨家活動!


提交郵箱地址後,我們將發送確認郵件。請查收並點擊郵件內鏈接完成註冊流程。

ARTIST

RELATED ARTICLES

FEATURES

  • ARCHIVE

  • ARTIST NEWS

  • EXHIBITIONS

  • GUTAI STILL ALIVE

  • SPECIAL

View more

訂閱電子報接收最新資訊

透過成為我們的電子報會員獲取最新的展覽情報以及會員獨家活動!


提交郵箱地址後,我們將發送確認郵件。請查收並點擊郵件內鏈接完成註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