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和藹可親的天才藝術家嶋本昭三的人格魅力
GUTAI STILL ALIVE 2015 vol.1
18/35
本系列企劃為您推出關於具體美術協會的書籍《GUTAI STILL ALIVE 2015 vol.1》的數字檔案。第18期為您介紹具體美術協會核心成員之一、2013年以85歲高齡去世的嶋本昭三。他在人生的最後一刻依然與相關人員討論如何進行表演的細節,將一生都獻給了藝術。本期內容將通過對家屬和工作人員的採訪,為您呈現藝術家嶋本昭三的人物形象。
和藹可親的天才藝術家 嶋本昭三的人格魅力
嶋本昭三於今年1月25日因急性心力衰竭而去世,享年85歲。據說直到生命最後一天的上午,他也依然與相關人員商量進行表演的細節。嶋本的作品一直受到國際展會青睞並得以多次展示,目前意大利米蘭正在舉辦他的回顧展(截止2014年1月)。作為「具體美術協會」中最為活躍的藝術家,嶋本生前一直在堅持不懈地從事藝術活動。
嶋本昭三的工作室「藝術空間」位於西宮市的甲子園口地區。工作室的工作人員至今也依然堅持開展各種活動。這次我們拜訪了那裡,聆聽了嶋本昭三的長子、音樂家(大阪藝術大學教授)嶋本高之先生、夫人Hitomi女士以及前工作人員金澄子女士(空間設計師)的講述。此外,我們還在茨城縣守谷市見到了安德烈·馬爾德甘,他一直致力於將嶋本作品介紹到海外。
去年、即2012年4月25日,為慶祝輕井澤新藝術博物館開館,嶋本昭三進行了擲瓶表演。我有幸在去年觀看了具體美術協會成立時的核心成員之一嶋本的表演。儘管這最終成為了他的最後一次表演,但嶋本和他的團隊都曾經計劃還要繼續開展活動。
嶋本高之的夫人Hitomi女士介紹說:「那天(1月25日),雖然先生還在住院,但早上大家還是去見了他,然後中午聚在這裡(藝術空間)開了個會。討論的內容是下次能在什麼地方進行表演。雖然可以回到家裡進行創作,但他覺得和大家一起表演可能會更有精神。就在說了這番話之後,突然接到了醫院的緊急電話,因此我非常吃驚。」
直到最後一天他都在考慮如何展開表演,而這一事實象徵著嶋本昭三的生活方式。關於嶋本昭三的父親形象和人物形象,當我們問起他的長子,目前擔任嶋本實驗室代表的嶋本高之先生時,他回答說:「所謂一般的父親形象幾乎不存在。我甚至都沒有跟他一起玩耍過的記憶。相反,如今我作為藝術家,在許多方面受到了父親的影響。雖然視覺和音樂之間存在差異,但我認為抽象藝術或偶發藝術都是在我做音樂時的重要元素之一。不過,我能夠認可父親是藝術家,是在去紐約與各種藝術家合作,或者有機會在畫廊演奏之後的事情,因為有了這些經歷我才意識到了這一點。這是我大概30歲以後的事情。如果不去紐約的話,可能就不會明白這些。我感到父親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種信念,他有自己的語言和想要表達的東西。在我自己認可父親是藝術家之後,我們父子倆進行了多次合作演奏。藝術和音樂是都如此,在那個時代得到認可的東西會被認為是好的。但人們不是說好壞之分只隔著一層窗戶紙嗎?大家都是勉強地活在那一層紙的邊緣,如果沒有堅定信念的話,就難以為繼。每一位藝術家都有自己的弱點,我覺得究竟能把信念堅持到何種程度可能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一點上,我父親就是一個信念非常堅定的人,他一定要讓自己的想法得以實現。」
對嶋本高之來說,父親的形象與嶋本昭三作為藝術家的生活方式重疊在了一起。可以說生活與藝術之間的相關已經達到了這一程度吧。
30年前曾擔任嶋本昭三助手的金澄子女士就嶋本當時的工作情況回憶說:「從起床的那個瞬間直到入睡,他好像一年365天都只想著藝術。工作從來都不休息,比如為了娛樂而去看個電影什麼的情況也完全沒有。如果有什麼電影因為與藝術有關而有意思的話,他也會去看,但從來沒有因為現在正流行而純粹為了娛樂去看。他每天早上3點就會起床。通常在早上6點之前,他就基本做完了當天應該做的事情。然後會去散步,吃早餐,接著就是考慮今天還要做些什麼。總之,想做的事情很多,時間完全不夠用,因為他還通過郵件藝術與世界各國保持著聯繫,對收到的所有郵件都要回復,否則就會覺得過意不去。」
早起的生活習慣從當初開始一直持續到了晚年。嶋本之所以能夠一直追求新的表達方式,並持續發表內容豐富的作品,大概是因為他一直堅持著這樣的基本生活態度,才使一切成為可能。嶋本高之先生介紹說:「父親晚上8點便會就寢,所以從來都沒有參加過任何宴會等活動。他也不喝酒,不抽煙。對父親來說,並沒有什麼特殊的事情能讓他不惜打破這種生活節奏去參加。即使去國外,晚上也會早早入睡。」
嶋本Hitomi女士回憶說:「他真是一個會做很多事情的人。拿起筆來能寫出令人驚嘆的文章。他也有成書出版的著作,稿子通常是在頭腦清醒的早晨寫的。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會得過且過。有一次他曾對我說過『不能當普通的爺爺,真是對不起啊』。他對家人也不會超越界限地親近,對每個人都保持著相同的距離。即使第一個孫子出生時,情況也一樣。包括這樣的事情在內,儘管他曾說過自己也覺得不好,但我對他說,沒有人想要一個普通的爺爺,所以請不要太介意,孩子們都覺得爺爺就是這樣,我也不希望您成為普通的爺爺。」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與這位從一大早就開始活動的藝術家共處同一個生活圈的家人和工作人員的理解,也是支持嶋本昭三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
嶋本Hitomi女士接著介紹說:「雖然每天都很忙,但他真是一個非常喜歡關照別人的人。我聽說在『具體美術協會』成立時,他也曾到處奔走,在我的想象中,他也許覺得『如果沒有我嶋本的話,可能大家都無法聚在一起成立協會』吧。無論什麼時候,總是有一些敬仰嶋本的年輕人慕名而來,聚集在『藝術空間』。」
有不少人都感受到了嶋本昭三作為一個人的和藹可親之處。其中之一是意大利人安德烈·馬爾德甘先生。他從事將嶋本昭三的作品廣泛介紹到意大利等世界各地的工作,而他與嶋本的相識頗為有趣。他曾打算在意大利考取醫學博士學位,但在醫院做實習醫師時,對醫生們的態度產生了疑問。為了緩解日積月累的精神壓力,他前往威尼斯旅行,正好在那裡遇到了前來協助嶋本昭三參加威尼斯雙年展「Extra50」的AU成員的助手。安德烈平時把學習日語作為興趣愛好,因此決定試試看自己的日語實際上是否能夠溝通,於是就主動上前跟助手搭話。這之後的詳細經過暫且省略不表,但他決定前來日本。2003年夏天,原本應該去接機的工作人員因故無法前往,代替他前去接機的正是嶋本昭三本人。
安德烈·馬爾德甘回憶說:「我在機場對自己的日語還沒有把握。雖然有人告訴我會有人前來接機,讓我放心,但沒想到那個人竟然是嶋本先生。因此,我感到非常驚訝。對一個什麼也不會,而且也沒有直接關係、只是為了輕鬆度假而來的外國人,嶋本先生竟然以這種形式親自表示了歡迎,這讓我受寵若驚。我覺得他是一個特別了不起的人。這一點普通人是無法做到的。這給我內心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和激勵。」
安德烈先生其實並不是因為對藝術感興趣而來到日本的。相反,他一開始認為醫學是有必要的,而藝術卻毫無用處。一個前後截然相反的人,不知為何竟然開始支持嶋本昭三的藝術活動。對此,安德烈介紹說:「我原本認為藝術是沒有必要的,醫學才是最需要的,但醫生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醫治好身體,但失去了心靈將會怎樣呢?哪個更重要呢?其實兩者都重要。因此,我認為嶋本先生也有能夠成為醫生的一面。他和藹可親,也許可以說有一顆孩子般的心靈,即使年過70,也依然童心未泯。想要做的事情就會全身心地投入,不會計較和算計周圍的事情。我覺得這是醫生們忘記的事情。儘管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非常出色,可一旦到了外面就變得空無一物。我曾經思考過要為哪一邊工作,最後決定要為擁有像嶋本先生那樣心靈的人竭盡全力。」
而且這一決斷還是在安德烈通過了一家日本醫院的面試並確定以研究人員的身份在那裡工作之後做出的。在做出這一也可以稱之為人生轉折點的決斷時,嶋本藝術所擁有的力量無疑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說明嶋本的作品具有足夠的魅力,它能讓一名醫學研究人員改行專職從事藝術活動。
安德烈說:「現在天才這個詞被人們過於簡單地使用,但嶋本先生是真正的天才。像嶋本先生這麼出色的藝術家,為什麼沒有人比我更早地對外加以介紹呢?這簡直不可思議。先生76歲以後,我才開始為他工作。嶋本先生也曾十分痛苦,因為大家都不理解他。日本人對於美術不會自己決定是好是壞。別人說好,就會不由自主、隨波逐流地認可。提到畢加索,大家都會點頭稱是。相反,在意大利、在歐洲,我們會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決定良莠。因此,嶋本先生在意大利就是藝術之神。」
每當某位藝術家的作品在海外的評價有所提高時,日本國內就會出現對其重新評價的動向。而且這也不是對每個藝術家的活動進行深入挖掘,而是將其視為「具體」等團體成員加以對待的色彩更濃。
安德烈希望人們能夠超越「具體」這一概念來理解直到晚年也一直在開展廣泛活動的嶋本昭三。我們在「嶋本實驗室」也感到了同樣的期望。大家後來都談到了嶋本作品在日本國內舉辦展覽會的次數太少這一話題。嶋本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希望看到這些作品額能夠逐漸獲得詳細的介紹。
(刊登於《畫廊月刊》2013年12月號)
文中提到的資訊是文章發佈當初的情況,某些部分也許已與現狀有所不同。
ARTIST
RELATED ARTICLES
-
行動繪畫的真相 | 嶋本・白髮的精神與國際聲譽
2023.08.31
訪談 -
在香港探索巴黎畫派畫家藤田嗣治的傑作
2023.02.10 香港
ART NEWS -
50 Years Since the End | The Gutai Art Association as seen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Osaka
January 4, 2023
ART NEWS -
Musée Soulages Exhibition “Gutai, l’espace et le temps” (Gutai, Space and Time) and its Significance
A New Appreciation Contemporary Japanese and Asian Art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