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古往今來,凝視現在|韓國藝術家權純益的〈時光間隙〉
2023.07.10
訪談
權純益〈時光間隙〉2023, 白石画廊台北。
韓國藝術家權純益曾在許多地方和國際展覽中展示他的作品。他最新的展覽〈時光間隙:進行中的權純益〉正在台北白石畫廊展出,藝術家探索時間的概念,同時展示他著名的色彩與石墨融合的作品——將兩種對立的媒介,和諧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之中。在最近的一次訪談,權純益分享了他對活在當下的理念,以及在衝突元素中實現和諧的細緻過程。
在當下得到喜悅
展覽現場
展覽標題象徵權純益對於活在當下,以及在不同元素之間尋找和諧的獨特視角。邀請觀眾來一趟視覺探索之旅,在色彩和石墨交會之處,一窺藝術家創作的心路之旅,以及如何在時光間隙中發現美好。
ー此次展覽〈時光間隙:進行中的權純益〉反映了您對於活在當下以及在色彩和石墨等不同元素間尋求和諧的觀點。這種活在當下的想法,如何影響了你的藝術創作以及展覽理念?
權純益:我在2007年去了非洲旅行,但忘記攜帶相機。當時我感到尷尬和震驚,因為我想用相機來計劃我關於新旅行的藝術創作。後來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閱讀 Osho Rajneesh 的書《Everyday Osho》,書開頭的第一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在過去和未來之間有個『間隙』通向永恆,那就是現在。」
那時我想:「啊!」即便我遺失了相機,無法看到所有的新風景,我放棄了試圖透過相機來構思我的創作。當時我感到尷尬,但在那個「間隙」當下,我意識到這就是我所能做的,從那時起,我在書中勾勒旅程時感到快樂。這個經歷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此刻活在「當下」,讓我模糊地意識到:我不應該為了未來而犧牲當下,也不該僅僅停留在「過去」的痛苦或喜悅,而是專注當下。他們像石墨一樣填充其中,閃耀著光芒。儘管色彩和石墨這兩種異質物之間有些衝突,但我認為活在當下,並試著將它們融合是一件好事。
工作中的權純益
ー為什麼選擇石墨作為主要媒材?並且如何使用研磨石墨或用石墨來填補間隙的技巧?
權純益:我生活在靠近煤礦村的地方,覺得煤礦黑色的光非常美麗。當許多腳步走過,那煤礦的黑光讓我意識到美無處不在。這可以視為一種抽象表現。
關於「無我」系列作品,我首先在背景上繪製許多點,輕輕地上色。然後再次在這些點上放置深黑的顏料。我再用石墨覆蓋打磨,賦予它一種光澤。就是這樣,通過這簡單的重複和研磨石墨,我能夠擺脫我執,讓心境放空。我把這看作是冥想,是通過創作勞動,以避免沉浸在現實痛苦的實踐。這不僅包含了我個人的審美喜悅,也包括我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慰藉。
藝術品特寫
幾何抽象:圓形、方形、三角形
展覽現場
在權純益的藝術之旅中,圓點、圓形、方形和重疊的凸起點之間的相互作用超越了傳統表現的界限。類似的藝術家如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他在藝術中使用形狀描繪抽象,以及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以其對角線和碎片形狀描繪人物而聞名。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藝術史上使用形狀總是具有象徵意義。這些形狀作為視覺元素,傳達更深層次的意義並引起情感共鳴。
ー在圓形或方形空間中點與點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重疊的凸起點背後是什麼思維過程?您如何實現大小、形狀和圖案的變化,以創造幾何抽象的效果?
權純益:從2012年開始,我開始從具象表現轉向抽象表現。有機形狀被轉化成幾何形狀。這始於「無我」系列中的一個點,然後是方形、圓形、點、十字等等。圓形代表「天」、方形代表「地」、三角形代表「人」。
抽象或具象對我來說並不重要。我只是選擇抽象的方式來更強烈地表達。抽象畫為觀眾提供了許多自由。即使我以自己想的方式表達,我經常意識到觀眾會有不同的感受。就像一個悲傷的人看到藍色時會感到寧靜,想像著大海,而在疲憊的生活中看到綠色時會感到舒適,我相信我正享受著色彩帶來的喜悅。
佛教和「無我」概念
權純益在自己的作品前合影。
佛教的「無我」旨在消融自我。據其信仰,個體內沒有固定的我(或自我),這個古老的哲學觀念影響了權純益的創作和作品的深度。透過揭示真實存在的本質,權純益的藝術探索空無、無常和萬物相互聯繫的觀念。
ー佛教的「無我」概念和「無我」教義如何影響了您的藝術創作過程,尤其是在超越我執,發現自性的觀念方面?
權純益:這可說是與我在過去十年中,從事傳統韓國青瓷陶瓷創作時所感受到的沉浸感有關。雖然西方哲學和對生命的信念著重於個體,但佛教的「無我」可以被定義為「避免我執,以及消融自我的行為」。
我認為這是因為在「無我」系列中涉及到的勞動過程。通過簡單的動作,不斷地標記點,並持續用石墨研磨凸起點的表面,就像是一場表演,我在那個過程中放下了對自我的執著,學會了放空思想。就像佛教中的108次鞠躬動作一樣,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簡單而重複的身體運動,旨在忘卻痛苦和煩惱。通過「無我」系列中連續重疊的圓形作品,我想展現曼陀羅(mandala)的真諦。
從缺口到療癒
展覽現場
對於權純益來說,「間隙」這個詞有深遠的意義。在展覽脈絡下,「間隙」用來概括時間、空間和個人經歷之間的複雜交互作用。
ー為什麼您在系列作品的標題中選擇了「間隙」(interstice)而不是「缺口」(gap)或「虛空」(void)?
權純益:我在將系列作品的標題翻譯成英文時,對韓文詞語“teum”(「間隙」或「缺口」)進行了很多思考。我使用術語「間隙」(interstice),而不是「裂縫」(crack)或「缺口」(gap)這樣的詞語,是因為它不同於「岩石內部產生的裂縫」,或是「缺口」。這僅僅是因為「間隙」與「缺口」(gap)這個詞有所區別,而「缺口」通常不同於人和人之間的情感空間。
「間隙」這個詞可以同時用來指涉時間與空間。而teum或「間隙」的概念代表著我們在人生中被過去所束縛,無法活在當下,或是為了未來而犧牲當下的視角。因為對於我這個單一的個體來說,只想著過去的黑暗或未來的希望最終會成為生命的障礙。
為了擺脫這種兩難,我希望將自我造成的傷痛化為正向思考。最終,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我這個單一的存在。我相信,如果我因著對過去的執著而受傷,卻仍然活在當下的光芒中,那麼當下可以成為我整個生命中如水晶般璀璨的存在。
權純益《Pile up & Rub - Interstice (12-02)》 2022, 40.9 × 31.8 cm, Mixed media on canvas, panel。
ー在您的藝術作品中,您探索了「間隙」從負面的空缺轉化為正面的療癒和再生。這個轉化是如何產生的?
權純益:畫布上分佈的幾個平面碰撞,產生張力形成間隔。它通常存在兩個或更多不同顏色的塊面彼此對立的構圖當中。這就是「間隙」的含義——處於當下的狀態。
這些概念不僅涉及到傷痛的意義,還更多地涉及時間和空間的概念。整體而言,我在思考繪畫的三個方面:面=「間隙」系列,點=「無我」系列,以及線=我未來想做的作品。
換言之,在平面之間創造流線的、延長的空間稱為「間隙」。這是這一面和另一面之間的接觸,它形成了一個既不屬於此也不屬於彼的「空間」。即使它看似一個深深的傷口,它從兩側(過去或內心到未來)進行自我療癒,通過疊加層層深色石墨光澤來積累當下。這具有強烈的三維效果,如同非洲或澳大利亞原住民身上的「疤痕紋身」一樣。這可以說是經歷了創傷和療癒過程的「時光之痕」。
藝術品特寫
透過藝術家的深入坦率的回答,我們更深地了解到他的藝術作品如何體現了傷害和療癒的過程。這次採訪的亮點在於他清楚地解釋了「間隙」概念如何捕捉到時間和空間的多面性,提供了對人類經驗的獨特視角。藝術的可能在於照亮人類歷程並促進個人成長,權純益的作品是極具啟發的見證。
展覽在台北白石畫廊展出至8月12日。歡迎漫遊權純益〈時光間隙〉。